《太吾绘卷》剑类武器名称用典出处详考
《太吾绘卷》中的武器命名尤其是剑类是很有考究的,一些喜欢探究游戏的玩家们发现这些名称可以在古文中找到出处。下面为大家带来由“波旬魔罗”分享的《太吾绘卷》剑类武器名称用典出处详考,来看看本作都借鉴了哪些典籍吧。
本文将从用典出处、典出原文及笔者自己对物品名称的理解三部分来考证《太吾绘卷》的兵器名称,文章中将会大量的引用古文诗词,可能会比较考验各位读者的古文水平。
最后感谢螺舟工作室的主创人员们,谢谢你们能为玩家们作出这么精致的游戏。
“有宛渠之民,乘螺舟而至。” —— 《拾遗记》
神·一品
金铁类【剑·锐】:纯钧/湛卢
典出《越绝书·越绝卷第十一》,原文如下:
①王取纯钧,薛烛闻之,忽如败。有顷,惧如悟。下阶而深惟,简衣而坐望之。手振拂扬,其华捽如芙蓉始出。观其釽,烂如列星之行;观其光,浑浑如水之溢于塘;观其断,岩岩如琐石;观其才,焕焕如冰释。
②薛烛对曰:“不可……欧冶乃因天之精神,悉其伎巧,造为大刑三、小刑二:一曰湛卢,二曰纯钧……”
③湛卢之剑,去之如水,行秦过楚,楚王卧而寤,得吴王湛卢之剑,将首魁漂而存焉。秦王闻而求之,不得,兴师击楚,曰:‘与我湛卢之剑,还师去汝。’楚王不与。
依《越绝书》所说,纯钧与湛卢皆出自铸剑师欧冶子之手,且另有其余三剑同时而出。
《越绝书》中有越王勾践问相剑师薛烛易剑之事,薛烛便以此言劝越王勿与之
薛烛称,欧冶子铸剑之时:“赤堇之山,破而出锡;若耶之溪,涸而出铜;雨师扫洒,雷公击橐;蛟龙捧鑪,天帝装炭;太一下观,天精下之。”
如此天地异动,才使欧冶子成此五剑,足见其珍贵。
金铁类【剑·极】:太初青宵
典出《列子·天瑞第一》、《庄子·天地》,原文如下:
①子列子曰:"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。夫有形者生于无形,则天地安从生?故曰:有太易,有太初,有太始,有太素……太初者,气之始也……
②太初有无,无有无名。一之所起,有一而未形。
此剑名应为作者自创,因此笔者主只能大胆猜测一下。
“太初青宵”所表达的也许是一种状态,即气之伊始,万物未生:天无星辰日月,地无土木河山。冥冥之中,视不见物,闻不得声,如幽深长夜,唯气存焉。
金铁类【剑·拙】:轩辕夏禹剑
典出《史记·五帝本纪第一》、《史记正义》、《史记·夏本纪第二》,原文如下:
①黄帝者,少典之子,姓公孙,名曰轩辕。
②列仙传云:“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。还葬桥山,山崩,棺空,唯有剑舄在棺焉。”
③夏禹,名曰文命。禹之父曰鲧,鲧之父曰帝颛顼,颛顼之父曰昌意,昌意之父曰黄帝。禹者,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。
此剑名并非正式名称,为后世之人牵强附会所得。
所谓“轩辕夏禹剑”,实或与夏禹无关。据《史记》载,轩辕乃黄帝之名,故后人多称其剑为“轩辕剑”,但是笔者主并未发现有古代文献说明过黄帝之剑也曾归夏禹所有,故称其为“轩辕夏禹剑”似有不妥,但三皇五帝本就为传说故事,后世既如此演变,也无可厚非。
玉石类【剑】:白冥剑/青冥剑
典出《古今注·舆服第一》,原文如下:
①吴大皇帝有宝刀三,宝剑六:……五曰青冥……
依《古今注》所说,青冥剑乃吴大皇帝六口宝剑之一。吴大皇帝者,孙权也。
至于白冥剑,应是自创名称,笔者主认为此名是作者为了对应青冥剑所创。《晋书》中有阮籍“青白眼”典故,若将“青冥剑”之青作黑解,则完全可以用“白冥剑”与之对应。
竹木类【剑】:离离千世/神锋
此二剑出处皆不可考证,前者与“太初青宵”一类,是作者自创名称;至于后者,只需擅用词典便可解释其义。
从笔者主个人的理解来看,“离离千世”一名也许与白居易所著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有关。此剑为竹制剑,“离离”应与“离离原上草”中的“离离”同义,而千世则有“春风吹又生”之意,故此剑名或可理解为:繁密茂盛,生生不息。
至于“神锋”,可解释为利剑。此剑本为木制剑,却可称为“神锋”,足以凸显其制造之功。
相关内容请关注:太吾绘卷专区